當一位化學家成為了千萬富翁,她選擇進軍政界和流浪漢為伍
前言
年少時的桑德拉喜歡在冬日結冰的湖面上自由地滑冰,天懸地轉之際她盼望著是不是有可能出現一位星探把她帶去一個更遠、更絢爛的地方。
當時的她並不知道,她未來的人生中將會有很多位點亮她心燈的點燈人。
桑德拉出生長大在一戶普通的德國家庭,父母花了很大的精力親手建造和布置起了居所。白色的墻面下,每一塊磚的顏色都不一樣,因為是一塊塊親手搭建起來的。
她家的房子一共有三層,和當時大多數的家庭願望一樣,人們都希望子女不遠遊。
桑德拉的父母想著三層房子,一層留給自己,剩余的兩層留給兩個女兒供她們日後組建家庭。
那個年代的人們幾乎犧牲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用應該做的事情來替代。那是一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什麽機會談夢想的時代。
隨大流,好好聽話,復製著家中長輩們的生活,這就是不錯的日子了。也沒有時間允許你去精神內耗,為了生存你必須竭盡所能地去運轉。
女性們則都是早早的結婚成家,之後的職責就是在家帶孩子及照料家務,有些時候打些零工補貼家用。父親們則是在外謀生養家,把賺來的錢都投入到自己一磚一瓦搭建起來的居所。
為了生活所需,低頭勞作,日子總是忙忙碌碌,很少有擡頭眺望的日子。
桑德拉的家庭也是這滾滾紅塵中平凡的一員。
祖母想要做一個裁縫,遇到了戰爭失去了家中所有親近的男性成員,常年照料著家務瑣事,時不時打些零工補貼家用;桑德拉的母親想做老師,但20歲出頭就結婚了,不曾想過跳出家族的劇本,為了這個家傾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時間。
家中唯一的另類是她的姑姑,她學習文學,外出旅行,很早便去到了大城市讀書。
每次回來時都會帶一些桑德拉從未見過的稀罕物件,她讀著薩特,桑德拉從來沒有見過的有趣書,有著自己的打扮品味。在她年少為數不多的接觸中,這位姑姑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外面世界的另類讓桑德拉格外向往。
這是她人生中出現的第一位點燈人,點亮了她向外張望的心燈。
童年時期的桑德拉是無憂無慮的,在自然的陪伴下長大,認得很多樹和鳥。
她和妹妹常年跟隨爸爸一起去森林清理受潮的鳥窩,保護小鳥們免受寄生蟲的困擾。
常常被打扮成假小子的她性格中也有股子和其它孩子不同的地方:會抗議。
桑德拉
記得當時學校裏要排演一出關於王子和公主的話劇,我們大多數人都演圍欄阻止他們相遇。我演煩了就問老師可以不可以演公主?老師回答我不可以,因為我是短發。我又問,那我可以演王子嗎?答案還是不可以。我覺得很不解,就離開學校回家了。
桑德拉的抗議被聽見了,並且她的父母也支持她的想法,後來那部劇再也沒有排練過。
這是年少時的她提出質疑和抗議所埋下的第一顆種子。
作為70後的桑德拉出生在歐洲社會變革的時代,她也在學校裏遇見了參與這股浪潮的教育者們,這些人對她日後的人生影響深遠。
桑德拉
我當時在學校遇到了很特別的老師。比如我記得有一位老師,他帶了一本一戰的傷員影集來給我們上課,我們在課上就傳閱那本影集,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戰爭太殘酷了。那堂課後,我仿佛對戰爭免疫了。我非常明確無論什麽情況下,我這輩子都不會支持以任何理由發動的戰爭。這位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什麽是和平的抗議!我還記得有一位歷史老師在課上質疑我們的教材,和我們說哪些是為了政治宣傳的,這些質疑在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
步入高中之際的桑德拉很害羞,不擅交際但在書中找到了庇護所。
由於從小受到母親對書的熱愛和啟蒙,她自幼便愛上了閱讀。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書的情感也愈發深厚。
她抓來手邊能閱讀的所有書,刷牙、走路、吃飯她都在閱讀,在書中她仿佛可以更自由地呼吸和做自己而不用去顧忌同齡人的眼光。
同一時期,她也遇見了一位她生命中很重要的點燈人,是一位70年代的女權先鋒藝術家。嗜書如命的她在這位藝術家的家裏,在滿是書的包圍下,她看見了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她看到了自己原生家庭之外的女性的生活樣本,原來還可以這樣獨立、自信和開放。
桑德拉
她的家與我而言如同庇護所一般,當時我每周去她家一次等我父親下班來接我,她舉手投足間對我來說都是熏陶。她還送給了我一份特別重要的人生禮物,當時她送了我一趟我父母並沒有辦法支付的旅行。她對我說如果我以後賺錢了不用償還給她,拿去幫助其它需要幫助的人。
這句話對桑德拉的觸動之大,每每提及都還是會動容。不過她確實把這句話印刻在了心裏,日後化為了無數次地行動。
終於是到了要離開家的時刻了,桑德拉說自己雖然不知道要做什麽但是非常明確的是一定要離開自己的家去過和自己父母不一樣的生活。
她愛讀的書裏主人公們的人生都選擇了繼續學習,對於她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參考。她最終選擇來到了柏林,在讀了一年社會科學後,出於離家的愧疚選擇了父母認為能夠找到好工作的化學作為自己的專業,盡管她並不喜歡。
這期間她做了不少嘗試,比如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數學,西班牙語,哲學等等,還跨歐亞大陸,甚至去了一趟孟加拉國去嘗試找到自己所愛和人生的意義。
但是在這些尋找和這趟旅途之後,她徹底陷入了無法自拔的迷失,尤其是從孟加拉國回到歐洲,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麽巨大和完美,但對她來說卻失去了一切的色彩。
桑德拉
我記得當時推著自行車站在柏林的街頭但是我的身體卻無法往前,仿佛凝固住了。我對人生陷入了巨大的懷疑:我不知道我為何要學習?我也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麽?
盡管深陷迷霧,但當時年輕的桑德拉第一次為他人做了一回點燈人。
伊格巴是桑德拉在孟加拉國參加活動時認識的寄宿家庭的大哥,因為一些當局的政治原因不得不背景離鄉來到德國申請難民庇護,但是不巧的是德國當時並沒有通過他的申請,這也就意味著他需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對於他來說是冒著生命的危險。
桑德拉得知情況後,做出了一個事關伊格巴命運的重大決定:她提出通過領證的方式來幫助伊格巴合法地留在德國。
盡管當時的桑德拉還在暗無天日地讀著自己不愛的專業,對自己的人生仍舊毫無頭緒。但是,她知道她必須為了伊格巴的命運繼續生活下去。
多年後,伊格巴在柏林成為了一名服務兒童心理的社區工作者,留在了無安全之憂的異鄉。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瞥見了貼在校園裏的一張關於綠色能源 — — 光伏講座的海報,她並不知道這張海報將開啟她的職業生涯並改變她的命運。
當時綠色能源才開始興起,在德國還沒有量產的太陽能光板,更沒有光伏的產業。
那場講座桑德拉聽入了迷,於是申請了一個剛起步的太陽能板的公司實習。這次實習讓桑德拉大開眼界,全新的工作方式和領域,讓她覺得一切都充滿了幹勁,但是等實習結束後遺憾的是,這個產業太新了,並沒有提供給化學專業的崗位。
於是桑德拉只能繼續去讀博,她的博士畢業論文研究的是太陽能光板的顏色,因為一張海報和光伏產業的緣分遇見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散過。
幾經輾轉,當初沒有化學專業崗位的那家初創公司終於有了一個留給桑德拉的位置,她如願加入了自己理想的工作環境和這個充滿前景的產業。
接下去的七年她的人生真的是迎風啟航,尤其是開江山的前三年。她和團隊中的其他人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工作,一起解決問題,一群人朝著同一個目標邁進。
桑德拉
回望這段時光真的是太珍貴了,一群人能夠擁有這樣的動力朝著同一個目標真的太難能可貴。是一個非常開放、包容的工作環境,你的問題也是大家的問題,所有人都會拿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會議是非常高效和解決問題為導向的。
當時在德國並沒有量產的太陽能光板,從實驗室到工廠再到大規模的量化生產中間是要經過無數的試驗。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如同孕育一個新生命一般,桑德拉和團隊一起一點點地創造出了這個產業在德國的雛形。
無數次地試錯和瘋狂地時間投入很快讓這個年輕的團隊看到了成果,公司以火箭般的速度在擴張,從十幾個人到了三五千人。
在公司瘋狂成長的過程中,桑德拉也經歷了巨大的蛻變尤其是她的老板給她帶去了深遠的影響。
桑德拉
我的這位老板是當時的首席技術官,他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實幹夢想家。我們當時的製度是誰的觀點站得住腳就聽誰的而不是看你在公司的職位高低。這一點很重要,工作環境中的平等讓大家都敢說和願意說。我老板很特別他有理想但不是空想,他會去實踐和檢驗,這對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桑德拉
我記得當時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我們當時生產太陽能光板的機器是沒有門上鎖的,都是很貴的機器,我們沒有申請專利也沒有上圍欄,當時就覺得這是綠色能源越多人能用就越好。但是後來我們的機器還是加上了圍欄,我的老板就抗議。他抗議的方式就是堂堂一個首席技術官每天是翻過圍欄去上班的。你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有屬於自己的工作信仰,並且絕不妥協。
很快桑德拉所在的公司就上市了,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上市之後一路飆升,她作為最初的老員工手上分配到了沈甸甸的股票。
但正因為是經歷過黃金歲月的老員工,隨著公司越來越大之後,桑德拉也留意到了新的製度加入進來後對公司的影響。
比如某個知名咨詢公司的介入,本是抱著讓公司更為流程化更為高效,卻讓員工們的有效工作時長減少了,增加了無用的行政程序,除了看上去很美之外並無太多實用之處。再比如競爭機製的介入,讓員工之間有所保留。
於是她決定離開公司,沒想到憑借著直覺做出的這個決定成為了她人生的分水嶺。
桑德拉
我當時決定離開,我兌換了絕大多數的股票,後來我們這家公司的發展經歷了金融危機和行業的政策變化,市值一路下跌。但那時我已經轉身離開。
就這樣在桑德拉在37歲之際,她成為了千萬富翁。
在不用擔心生計後,桑德拉做的第一個決定是給辛苦學習和工作了十多年的自己放一個假,一個一整年的假期。
剛開始的前六個月,她度過了一段很放松、很快樂的時光。每天醒來沒有目標、沒有任務,天氣好時就去沖浪,心情好時就彈起吉他,隨心所欲。
她做的第二個決定是去環球旅行。不過,用一個很特殊的方式:80天從柏林騎著電瓶車到上海。
桑德拉
當時是我第二次走歐亞之旅,用電動車的好處是你的速度要比火車慢很多,你會發現人們的臉龐真的是一點點發生變化的,哪有什麽歐洲和亞洲?歐亞大陸是一體的,我們是這麽緊密的鏈接著。
桑德拉
由於我們一路都要充電,一路上真的是都在打擾當地的人們,你真的很難想象人們有多麽的友善。比如有一次我們抵達了俄羅斯的一個小鎮,當時車行要關門了,但我們要修車,老板關了大燈,提著一盞燈看著我們修車一直到淩晨三點。
桑德拉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幾乎是完全靠著陌生人走完的旅程。
在小鎮備受關愛後,桑德拉暗暗決定回到歐洲後如果遇到從這個地區來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幫助他們。
某一日在車庫的遇見,轉變了她接下去的人生軌跡。她也不曾想到異國小鎮陌生人的緣分能讓她在柏林繼續延續,只不過以一種極為特殊的方式。
有一回桑德拉在自己的車庫裏發現了一個陌生人,他正坐在那兒,仿佛是他自己的家。
她有禮貌地詢問對方他是誰?他為什麽在這?沒想到那個流浪漢也彬彬有禮地回答自己叫什麽,以及自己就住那。
一來二去桑德拉聽出了他的俄語口音,順著問了下去,沒想到的是這位有禮貌的流浪漢竟然來自那個在她環球之旅時曾經幫助過自己很多的小鎮,於是她決定無論如何這次都要幫助到底。
漢納斯就這樣留宿在了桑德拉的車庫,每次幫助後漢納斯都會放一個小小的禮物在桑德拉的家門口,有時是一盒巧克力,有時是一大束的鮮花。
桑德拉說要知道他們是流浪漢,這要撿多少天的瓶子才能籌到足夠多的錢去買一份這麽貴重的禮物,可見這背後的真心。
通過漢納斯,她又接觸到了其他和他有著相同處境的來自東歐的非法勞工們。
這群非法的勞工主要來自東歐,由於西歐國家的人工成本太高所以經營者們都傾向於雇傭來自東歐的勞工來降低成本,但通常是黑工的形式也就是意味著他們沒有勞動合同,也沒有勞動保障,更沒有醫保,只能憑著自身的條件自求多福。
而且隨著西歐一線城市的房租越來越貴,做工的位置並不好找,很多人抱著希望來,三番五次找不到工作,在一次次遭受到現實的打擊後最終只能露宿街頭。
在遇見漢納斯和他的小群體之後,桑德拉就開始為了這群人奔走。
最初她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這群人,幫助這些人獲得勞動合同等;她還買下了一些公寓用極其低的價格租給這群打工者,至少他們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但是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幫忙根本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她決定投身政界。
她加入了左翼的政黨,去為這群弱勢群體爭取屬於他們的權益。為此她已經奔走了五年之久,她不得不承認要讓這個話題進入政界討論的視野真的太難了,背後的原因是這群東歐的弱勢群體沒有投票權。沒有投票權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身上並沒有利益集團可以宣傳和拉票的價值點。
桑德拉說,據她所知全德國為這個議題奔走的人不超過十個人。
桑德拉
雖然很受挫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為這群人奔走,從十五歲起,我就開始加入了為公平權益、為環境的遊行,我覺得我身上有股子責任。
桑德拉
尤其是在接手了這麽大筆的資金好比中彩票後,我更覺得自己所處的優越位置,這個位置讓我覺得我必須做些什麽。
曾經那個從第三世界回到歐洲,在柏林的街頭推著自行車卻無法前行的姑娘,一轉眼已經到了”不惑”的年紀。在她的幫助下,曾經露宿街頭的流浪漢有一些已經徹底告別了過去的生活,找到了正式合法的工作,有了穩定的居所。
她在那個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的年紀,就用自己的肩頭扛起了另一個人的命運,義無反顧地為她的孟加拉國大哥點亮了之後人生前行的那一盞燈;在她有能力為更多人點燈之際,她再一次接過了命運交到她手中的一些生命,去把他們拽出泥潭,點亮前行的道路。
她不曾考慮過為什麽是她?為什麽一定要是她?從小骨子裏的那股正義感和對世間弱勢群體的莫大共情讓她不得不站出來。
桑德拉說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騰飛的時代,不是因為時代本身有多好,而是因為這麽多前人的努力得以讓社會實現巨大的變革,而她作為這時代中的一員,得以在成長的過程中享受到這些社會福利,但這些福利並不是從天而降的,是前輩們努力爭取得來的。
她希望,如果可以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的點燈者,為他們謀求應有的福利。
文靜的采訪手記
我坐在桑德拉的房子裏看著她露臺上郁郁蔥蔥地花草樹木慢慢地流淌出了關於她的故事。
陽光下她養的植物們微風中搖曳,光透過葉子在露臺的木質地板上打出了影子的形狀,不偏不倚,像是桑德拉身上延伸出來的那份與生俱來的和社會責任的巨大共情,堂堂正正的矗立著。
桑德拉回憶起自己的人生時,敘述是平緩的,有三次讓她動容的地方分別是她年少時遇到的那位把善意傳遞出去的女權藝術家,她的那位異想天開卻腳踏實地的老板和那張改變了她命運的把她和光伏產業結緣的海報。
每個人生來冥冥之中是帶著各自的使命的,這份使命的密碼藏在我們每個人心的呢喃裏。
桑德拉聽命於父母,跟隨了當時擇業環境的大潮選擇了並不感興趣的化學專業,學業繁重的她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麽?自己想要成為誰?遇見的那海報讓她遇見了光伏產業,她第一次選擇了去追隨內心的聲音,她也見證了德國光伏產業的興起和衰敗。
七年一個輪回,而她見證了整個過程,也把她的人生拉向了另一個全新的高度。
桑德拉是幸運的,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能遇見點著燈讓她看到下一段路上的人們。當然,她能打開自己接受到光的照射才是她蛻變的關鍵。最難能可貴的是她也成為了點燈人,為有緣的人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獨自完成的,生命的旅途中有無數的遇見和點燈人,他們不一定是真的手把手地指引我們,可能只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動作,卻帶給我們莫大的震撼,讓我們順利地展開前行的道路。
桑德拉在成為千萬富翁後擁有了這個很多人都向往的生活狀態,她坦言純粹的快樂至多維持了六個月。然後她訂下了 “時髦的目標”去走了一趟很多人向往的環球之旅,可是發現完成之後依舊還是要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依舊還是要面對著自己,去和自己對話如何賦予日出、日落及每一天的意義。
這個功課是所有人都要自己去做的,不是你突然實現了人人都羨慕的目標後就自動獲得學分的,你沒想明白的地方依舊是空白,和你的成就無關,你必須踏實樸素地在你實現之前去思考,而不是實現之後。不然當你的覺知和你所擁有的物質並不匹配的時候,你會陷入巨大的痛苦。
回過頭來回望我們的人生,衡量的內外標準有很多,但是最終能留下的又會是什麽?
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標尺:”衡量我們的人生,不是用金錢,而是我可以幫助多少人,變成更好的人。 “
希望你前行的路途中有人能為你照亮某段迷途,也希望你能成為他人的點燈人。
凡人不凡更新中
此系列由旅法三語內容創作者施文靜發起,旨在記錄101種不一樣的人生。 只此一次的人生,可以有哪些不一樣的可能?
作者介绍
施文靜,專註人物故事創作 幫助你講好自己的故事,提升故事的價值讓更多人想要鏈接你 資深媒體人,前央視英語頻道出鏡記者,采訪500+嘉賓 施文靜的故事島 品牌主理人 故事島賦能成長社群 發起人 商務咨詢和內容合作請聯絡wx:wenjingstory 查閱更多內容請wx搜索公眾號:施文靜的故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