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泡沫爆破
中國第二大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集團在港上市在即, 但針對公司的不利傳聞一單接一單。繼今早已有報章報道中國手機廠商酷派向法院申請禁制令, 要求法院頒令禁止小米銷售數款涉嫌使用酷派專利的手機後, 今日又有傳聞說小米的最新市值已降至600億美元, 較最初傳出的目標市值1000億美元, 足足少了四成, 可見小米的市值真的是「見光死」。
但昨日市場傳出小米市值介乎700億美元至800億美元之間,今日又再下調, 似乎是投資銀行向媒體放風, 測試市場對不同定價的接受程度。不過, 問題是不管定價如何, 小米的體質是否能接受如此高市盈率倍數的定價呢? 這是在考驗投資者的判斷能力。
小米一年千億元生意, 但不計優先股的成本入賬, 小米的盈利約為54億元人民幣, 以700億美元市值定價, 市盈率高達80多倍。若小米沒有按年營收及盈利的三位數字增長, 如何支撐這個市值呢? 試看看, 備受股神畢菲特愛戴的蘋果,目前市盈率約17倍,Google母公司Alphabet約27倍,「股王」騰訊(0700)則有40倍。小米如何說服投資者接受80倍的市盈率, 相信雷軍也要想想。
在市況波動的情況下,相信小米的市值還有下調空間, 特別是中美貿易關係尚未明朗, 難以確定小米在採購美國技術及晶片時會否遭到川普政府留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