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樂然

Summarize

[偽專業]育兒理論小分享

跟兒子入場看了《Dumbo:小飛象》,詳細的影評就免了,因為實在沒有感覺,沒有甚麼教育意義,沒有甚麼過人之處,就只是把小飛象用電腦特技真人化了,視覺效果很出色,但不過僅此而已。反而,想借機會分享一下一些「教仔」的個人理論。

對,只是理論,我不知道對不對,不知道有效不有效,畢竟小兒還細個,要下定論可能要等個三五十年。戴定頭盔,我只是想過度過覺得合理和可行於是自己做,完全不是育兒達人或糾正世人的類別。

我有一個想法是,閱讀是很重要的,無論是讀教科書、小說、繪本甚至地圖,都有其閱讀可以得到的好處,所以對於買書給小朋友,我是不會慳的,問題是,怎樣可以令小朋友可持續地喜歡閱讀才是關鍵。要買書不難,但買書只是過程,要小朋友自發去拿起書來看才是目標。

在可見的將來,完全想像到小兒升到小學便會被功課測驗壓住,那個時候教科書會令孩子對閱讀勁度厭惡,所以要培養閱讀興趣要在小學前,而且要累積一定分量的興趣才有機會讓孩子在教科書林中留一點活路。

講太多,其實只想分享兩個小理論:

一、想孩子閱讀,你先自己要閱讀

身教,知易難行,其實聽去再簡單,再普通不過的方法卻往往最易令人失守。你自己不閱讀如何叫孩子去閱讀?你己自己看電視如何叫孩子不看電視?

你自己乜乜乜如何叫孩子不乜乜乜?

你自己不乜乜乜如何叫孩子乜乜乜?

應該明白吧?

作為孩子的role model,孩子不喜歡做一些你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無懸念的。因為這個原因,我的確增加了在孩子面前閱讀的時間。不過,請緊記,這需是一個長期的習慣,而不是做一兩場戲,所以如果作為父母你自己真的不閱讀,那麼只要減少孩子喜歡閱讀的期望便可以了。

二、增加閱讀的深度

小兒入戲院觀看的電影大概有四五齣,未必每齣都是合家歡,但都是兒童適宜的電影。肯肯定小兒即使簡單如《Dumbo》,其實都不能完全明白電影在表達些甚麼訊息,於是我決定每次看完一齣電影,都會到書局跟他一起把電影故事圖書買回家。

剛看完電影,記憶猶新,小兒短期內會不斷翻閱圖書,而我也會配合重複又重複的給他解釋故事,於是小兒覺得不斷有「新發現」,便覺得閱讀是有趣的。

同樣道理,我買了一套五十本的《Peppa Pig》給兒子,本來若四五分鐘的小故事變成了一本本薄薄圖書,兒子每日翻得不亦樂乎,即使記得卡通(Netflix)劇情,他能在書本中看到自己記得的情節還是興奮不已,甚至叫爸媽來要告訴我們,始終爸媽不是整天開電視,掀完一本又不用多長時間,真是能回味也是暖。

我相信能在書本中發掘樂趣是重要的,而要有趣,真的要對書本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可以,這些卡通或電影的圖書有效與否,有待跟進。

育兒
Dumbo
閱讀
Recommended from ReadMedium